编者按: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号召,履行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我校于2017-2018学年正式面向大一新生开展“新生研讨课”建设试点工作。为使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新生研讨课”,本报特开设专栏,跟进和报道该系列课程的开展情况。开栏之初,我们对话教务处处长魏民教授,一起深入了解“新生研讨课”的设计初衷及其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
记者:自2017-2018学年起,我校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您能谈谈开设该系列课程的背景和初衷吗?
魏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新时代要坚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为一所拥有“红色基因”的国立师范大学,东师承担着“两代师表”共育重任,为国家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德行高尚且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卓越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2016年,我校适时地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方面,就是要倡导注重过程的探究教育,激发学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使学生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最终实现由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的“教学革命”。“新生研讨课”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出的。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大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规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新生研讨课”,让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发挥自身的学术专长和人格魅力,来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其在入学伊始就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反思批判的能力,在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卓越担当的人生品格,从而助力学生的终身学习与进步。
按照“顶天、立地、看周围”的思路,我们在前期也做了大量调研。“新生研讨课”最早是由哈佛大学于1959年开设的。在国内,2003年11月,清华大学率先开设了31门“新生研讨课”,随后国内部分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不同形式的“新生研讨课”,其中不少做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借鉴,但有些学校也存在着效果不佳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供我们反思。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务处同各学院的知名教授、学者多次进行座谈、研讨,并于2017年秋季学期组织开展了首批“新生研讨课”建设试点工作,2018年春季学期,我们又继续开设了17门“新生研讨课”供学生选择。
记者:“新生研讨课”与我校提出的“创造的教育”理念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魏民:新时期,我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传承和发展“尊重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提出“创造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激情。而“新生研讨课”即是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的急先锋,也是新一轮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一系列思考中的第一个节点。“新生研讨课”的核心特征就是让新生通过互动研讨式学习来体验基于过程的探究教育。在此过程中,产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进而塑造卓越担当的人生品格。另外,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先试先行,我们也打造了一批鲜活的课程案例,让教师和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创造的课堂”,让师生敢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为在全校本科课堂中全面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所以说在“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环境如何营造”三大方面,“新生研讨课”的目标和做法与“创造的教育”理念都是高度契合的。
记者:能简单介绍一下该课程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吗?
魏民:作为专门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我们将“新生研讨课”设为全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每个学院先选取一门课做试点,提倡跨学院选课。在授课教师的选拔上,我们建议学院及学生代表推荐老师人选。经过遴选,最终确定了首批20位学术造诣丰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创造空间,并为每位教师配备1名助教和提供一定经费。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涉及教师的教学科研经历、感悟,学科的前沿知识等,鼓励交叉学科领域,不设置固定教材。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新生研讨课”以“研讨型”教学方式为主,倡导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教师会根据需要,自行安排参观、调研、实验等各种实践活动。而且我们采取小班化授课的形式,每个班级不超过30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
从学生角度讲,“新生研讨课”还有一点不同,就是这门1学分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通过制”,结果只分为“通过”或“不通过”,成绩不计入学分绩点,这也使得学生在选课过程中是完全基于个人的兴趣,激发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新生研讨课”的课程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反思批判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由高中固有的学习方式向大学的学术型学习转变。在入学伊始,告诉他们什么是“大学之道”,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向往科学、热爱学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课堂,也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推其他课堂的教师去思考和转变自己的教学,从而推进我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
记者:“新生研讨课”已开设了一学期,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授课老师和选课学生反响如何?
魏民: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真处是学生。课程是显性的,课堂是教育理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质量高低最直观的体现,所以改革到深处,一定是形成一批优质课程。“新生研讨课”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急先锋,从第一轮试点教学的师生反响来看,它已经初步达到了我们的设想。
这门课的挑战在于,它需要教师先去实现一个转变,从传统的知识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这是要下苦功夫的。教师要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使出浑身解数去探索教学,去启发学生,就像有的老师说的那样,“新生研讨课,我全程都在改,变着花样改,累并快乐着”。一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探索和转变的乐趣,虽然很辛苦,但“找回了那种享受教学的幸福感和兴奋感,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改革意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在第一批试点教学的反思总结会上,老师们纷纷表示:“这个课程提供了一个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实验平台,提供了一个实施深层次教学改革的试验空间,也必将成为一个引领示范的起航点。” 我们的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课程的创造性改革,受益最大的是学生,这也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一位学生在课后写到:“这门课给了我发挥的舞台,让我学会了多问‘为什么’,学会不唯书、不唯上、独立思考了。同学们都发现,提出好问题比寻找答案更难。在研讨中,大家思维变得更活跃了,学习也变得更快乐。”还有学生谈到:“见到老师就想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经过沉淀和积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和魅力。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像老师那样在思想上有深度的人。”大一新生能说出“思想的深度”这种话,说明他追求的东西就不一样了。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试点,通过“学生从入学之初到课程结束时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转变”,我们看到,“学生是可以被塑造的”。
学风和教风的改革永远在路上,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通过几轮试点,来把“新生研讨课”逐步打磨、完善、成型,并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先行先试和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其他课程改革,统筹推进全校建设“创造的课堂”,真正把“创造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进而培养出国家需求和时代呼唤的、德才兼备的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