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综合楼230教室一改往日的安静,学生们分坐在教室的两侧,展开了一场关于哈姆莱特的激烈的辩论赛。正方同学的论点刚出,反方同学的辩驳就间不容发地“杀”了上来。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不断地为自己的论点寻找论据,唇齿交锋间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在教室左前方的窗口边,安静地站着一位睿智的女教师,看着学生们的成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次精彩的辩论赛是“文学经典研读”课的内容。这门课由文学院高玉秋教授于2017年开设,是通识选修课,每学期有不同专业的30名学生可以选修学习这门课。
“这门课设计的初衷是不能像传统的课堂那样单向地灌输,而是要建立起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多维的课堂关系,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课堂上完成。”高玉秋老师的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每堂课的90分钟,她都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激励每名学生用心去思考、去学习。
“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保持创新能力。”在高老师看来,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让他们具有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高老师的课堂以课上讨论结合课下研读,双线并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
第一堂课上,高老师就把《哈姆莱特》的原著发给了学生,并要求所有人在课下阅读,拿出一个自己最为直观感性的读后感。还将各个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论家的评论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加入到课程教学中来。 随着阅读量的不断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高玉秋老师虽然仍旧是以倾听学生的想法为主,但她时不时会抛出“《哈姆莱特》适合在怎样的舞台上表演”“哈姆莱特应该是多大年龄”等看起来十分有趣且暗藏玄机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借此锻炼大家的研究能力。
这些问题看似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一旦深入讨论起来,却非常能培养大家的研究能力。在讨论“哈姆莱特应该是多大年龄”时,学生们的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哈姆莱特的衣着,哈姆莱特母亲改嫁等书中细节,学生们推断出哈姆莱特的年纪应该在30岁左右,这与某一位文论家的观点非常相似。于是,高玉秋老师就带领着大家一起阅读这位文论家的作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结他的研究思路,学会如何做文学研究,要有怎样的步骤,注重哪些细节。让学生从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转变到文学研究有本可循的思路中来。
随着思路的逐渐规范,为了避免学生的思维僵化,固定在某一个思路上,她还会以非常新颖的课堂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是一部由学生编排的话剧;或是学生间一场激烈的辩论赛;或是一段原著的朗诵;或是一个角色的内心独白…… “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很容易得到的,而我要养成的是学生批判、审视、判断的思维方式。”在高玉秋老师看来,“创造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博采众家之后,依旧能够得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判断。 让学生读懂《哈姆莱特》并不是高玉秋老师对这门课的期望,她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希望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研究方法,希望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秉承着“创造的教育”理念,不断成长,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