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敞室,优美的音乐驷马仰秣,这是在进行小型音乐会?一张长桌,同学们围坐各抒己见,难道这里有一场辩论赛?黑白电影在幕布上放映:十月革命﹑攻占冬宫……这又是一堂历史回顾课?不,都不是,这里是新生研讨课———《探知大众媒体》 的课堂。
《探知大众媒体》 是我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首批新生研讨课之一,采取小班授课、共同研讨的模式。授课老师王以宁教授表示:“这门课的开设对象并不只是针对传媒科学学院的学生,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对它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选,课程真正的目的在于改变新生的学习方式。 ”
“这门课与传统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让同学们说话。 ”在王老师看来,要真正地让“创造的教育”理念发挥作用,在课程设计上,必须针对学生们高中时的学习特点对症下药,并依托集体研讨等方式,使大家改变单项接受灌输知识的学习方式并主动建立独立批判的思维。老师要和学生们共同研讨、共同分析,然后共同归纳出大众媒体的特征。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们去思考、去发声。
每节课伊始,王老师都会用一曲优美的音乐作为开场。音乐声徐徐响起,同学们渐渐被音乐所吸引;当音乐停止时,同学们已调整到听课的最佳状态。“选取一首与课程相关的音乐,能够帮助同学们进入情景氛围当中。 ”王老师认为只有在这样一个不生硬的课堂环境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讨论欲。
在课程的一开始,王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并结合大量的影像资料去展示媒体的产生、发展过程,阐述大众传媒的概念,并通过不时地发问循循引导,帮助同学们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媒体在人类社会变迁中起到的作用。在“引导”结束之际,意犹未尽的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为接下来课堂的精彩讨论做足了铺垫。
在“讨论”课上,课堂就成了同学们的主场,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各抒己见。比如,王老师结合刚刚过去的春节,央视重磅推出的春晚,向同学们抛出问题:“你们觉得春晚怎么样? ”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每位同学都有话可说。来自辽宁的同学说:“不好看,我认为是春晚选人的问题,自从春晚没有了赵本山,我们一家人就不怎么看春晚了。 ”“我认为是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春晚却没什么改变。 ”另一名同学补充道,“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注意力时间普遍变短,大家都没耐心看那么长的晚会。 ”“我认为……”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观点互相碰撞,独到的见解层出不穷,使课堂讨论达到了高潮。
在王老师看来, “虽然有些观点可能比较浅显, 但学生愿意去思考、 去发声, 而不是一味地等待答案, 这种探究的主动性是最宝贵的。在倾听他人的见解时, 有些同学会对自己的观点重新审视、 调整, 他自身也就获得了提高。” 讨论结束后, 大家都能从新的角度认识这个话题, 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 获得了思维方式的改变和拓宽, 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大众传媒的变迁和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政法学院 2018级本科生刘雪岩说:“王老师总是给学生机会去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点跟我们以前的学习很不一样。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可以说这件事我是怎么看的,不用非要去接受老师的观点,让我感受到了学习上的自由! ”传媒科学学院 2017级本科生赵涵屿说:“这门课还让我意识到,知识并不停留于书本或文字概念里,而是蕴藏在生活中。各专业的知识也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交融、紧密连接的。大家都更愿意主动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了。 ”
除了自由的课堂氛围之外,王以宁教授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也是吸引同学们节节课必到的原因之一。在跟同学们介绍某种现象时,多才多艺的王老师经常通过讲述一些自己经历的趣事让学生们感同身受:来一段惟妙惟肖的模仿,哼一曲经典的音乐旋律,纯正的英语,山东、福建、湖南的方言张口就来,再加上肢体动作,立刻就能将学生带入其中。
为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王老师还把课堂开到了教室以外,带领大家去科大讯飞参观,亲身体验当代传媒的前沿科技,鼓励大家尝试了解新事物,保持学习新知识的探索能力。
在结课之际,王老师表示:“也许一个学期的十次课相对于他们四年的大学生活微不足道,但新生研讨课给他们提供的这个开端,就好似擦亮第一根火柴,这根火柴也许无法长久地照明,但同学们可以用这根火柴去点燃终生学习的火把。 ”
“这门课让我深刻感受到,由兴趣引导的探索过程,会更快乐,我很享受这种自主学习的感觉。 ”传媒科学学院 2018级本科生侯姝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