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促进疾病治疗。基因工程能够为人类造福,适合人类群体。”“但基因编辑技术是否成熟呢?不成熟的基因编辑技术如果被推广应用到医疗和其它领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风险呢?”在逸夫楼402智慧教室里,2020级的新生们正在围绕辩题“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医疗”进行着激烈的辩论。这并不是一场社团活动,而是新生研讨课《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观》的课堂。
新生研讨课《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观》自2017年开设以来,一直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孙伟、巴雷两位老师共同讲授。两位老师希望通过这门新生研讨课,能够让大一新生在学到生态学的一些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作为一门面向多个专业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本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素材多样。巴雷老师介绍说:“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门课程在内容安排上,首先以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学问题为出发点,指出了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其次,基于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认识,探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而且引导学生从“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角度深度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后,以受损生态系统(例如农业、森林或水体)为例,应用生态学原理研讨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问题。两位老师通过分工与合作,在研讨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课程深入贯彻“创造的教育”理念,始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重要位置,授课老师采取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讨论为主,以授课教师引导、辅助、总结为辅。一方面,老师通过课前布置讨论内容,使新生掌握利用网络、图书馆资源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与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培养本科生的团队协作和求真思辨意识。此外,通过教师贯穿全程的引导和总结,加深本科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高度,拓宽其思考维度。“教学板块的内容架构基本上是固定的,但具体的授课细节会根据课程进度和每学期学生的建议进行相应改革,例如每次辩论的选题我都会广泛征集学生意见,这样既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培养他们的创新与思辨能力,反过来也能够激励教师结合学科前沿进展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巴雷老师说。“在这门课中,我感受到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堂自主权,而且每一节课的授课方式都不一样,老师将多种授课方式灵活结合并穿插在课堂之中,这大大提高了我们在课上的自由度与参与度,每节课都上得很充实。”教育学部2020级本科生陈帆说。
作为一门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课程,《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观》的课堂不仅在课内,也在田间地头、草原和湿地。比如,在讲到秸秆综合利用这个课题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东北秸秆资源具体的利用现状,两位老师会把学生带到农田里,让学生观察机器如何收割秸秆,既可粉碎回田作为肥料,又可打包成捆运至秸秆发电厂作为能源,借此让学生了解到秸秆回收利用的多种途径,加深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再如,在讲到受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这一课题时,老师们会组织学生到吉林西部的盐碱化草地进行考察。“我们把同学们带到学校的松嫩草地生态研究站进行实地参观和考察,让同学们看到真正的草原,并且了解盐碱化草地的恢复与治理技术,了解全球变暖对草地带来的影响等生态问题。”巴老师介绍说。
化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的王实在课后表示:“通过这门课,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既有专业知识,也有生活知识,并且我发现这些知识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专业课学习中,这也激发了我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老师也会锻炼我们幻灯片制作、搜集资料的能力,教我们在课堂上如何表达,鼓励我们踊跃发言,积极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这样的新生研讨课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增加了我的学习自信心。”而学生的这些收获也正是孙伟、巴雷两位老师授课的初衷———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锻炼学生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